近日
江苏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接诊了1例外省市病人
该病人自认为是新冠“二阳”
情况十分紧急!▼警惕!不是新冠!据介绍,该病例2023年5月16日从非洲尼日利亚回国,5月17日出现发热症状,自认为是新冠“二阳”,在当地村卫生室断断续续挂水、打退烧针治疗5天,期间自感症状缓解,但5月26日被家人发现陷入昏迷状态,至当地县某医院就诊。在做检查的过程中越来越重,出现脑损害并溶血,遂转院至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ICU室抢救,所幸经过检查确认为疟原虫感染,医生立即给予了特效药治疗和并发症的处理,现在病人意识已经有所恢复。
多地报告发现病例
我国已有多地陆续报告疟疾病例。
2023年5月6日,江苏南通市疾控中心发布消息,近期南通发现有国外输入性疟疾病例。此前南通市疾控中心曾发布提醒,疟疾如不能及时诊治,或危及生命,提醒市民需做好防蚊灭蚊减少蚊媒疾病发生。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3年4月17日,据“沧州疾控”消息,2023年3月河北省沧州市发现1例输入性疟疾,患者去医院就诊时有发热、畏寒、呕吐、腹泻等症状,发热畏寒时有反复,经问询此人系近期从非洲务工返乡人员,最终确诊为恶性疟疾。来源:沧州疾控
2023年4月6日,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官网消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传染病房收治了一名海外输入性恶性疟疾重症患者,该男性患者从非洲刚果回国。来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官网
2023年2月7日,据“洛阳疾控”消息,河南省洛阳市发现病例杨某,2023年1月19日自非洲刚果(金)返回,1月22日出现发热症状,出现咳血后到医院就诊,后被确诊为输入性疟疾病例。来源:洛阳疾控
2023年1月29日,据“茂名疾控”消息:1月22日,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报告一例疑似疟疾病例,经茂名市疾控中心疟原虫抗原快速检测和核酸检测,结果判定为“恶性疟”。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该病例为非洲某国务工返乡人员,属输入性疟疾病例。
来源:茂名疾控徐州疾控发布紧急提醒疟疾和新冠的相似症状有两点:一是
都以发热为主要表现;二是
部分新冠有腹泻症状,部分恶性疟患者主要表现也有腹泻。甚至,在疟疾特别是恶性疟的临床表现中,规律的畏寒寒战通常并不明显,
而常以头痛、乏力、腹泻、恶心、呕吐等为主要表现。疟疾俗称“冷热病”“打摆子”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传染性寄生虫病,疟疾的发病特征为发冷、发热、出汗等,也有头痛、脾大、贫血、腹泻症状特别是恶性疟较为凶险。如不及时诊治容易引起重症严重可致命!我国于2021年6月获得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认证。中国国内无本土疟疾病例,但是全球特别是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区疟疾流行依然十分严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疟疾报告,2021年全球有近2.47亿疟疾病例和61.9万死亡病例。如何预防境外输入性疟疾?杭州疾控提醒:如果您在以上疟疾流行国家和地区有旅居史,回国后有发生寒战、发冷发热、出汗、头痛、腹泻等症状,为了您的健康,请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医务人员自己的疟疾流行区旅居史,尽早进行疟疾检测。夏季是关键期夏季是防制“四害”传播疾病的关键时期。“四害”,就是蚊子、苍蝇、蟑螂、老鼠。它们除了骚扰人类、偷吃食物外,最大的危害还在于会传播疾病。蚊子可以通过叮咬人畜,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疟疾、丝虫病等;苍蝇可传播痢疾、伤寒、霍乱等;
蟑螂可以携带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多种致病菌;
鼠类繁殖快、环境适应能力强,不仅会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等疾病,还会啮咬衣服物品,损害造林、堤围,咬坏电线等,造成各种灾害。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防范这些“小害虫”带来的“大麻烦”呢?
疾控部门最新提醒自非洲和东南亚等疟疾高流行区返回的人员,一旦出现发热症状,应及时去当地医疗机构进行检测,主动告知医务人员自己的高疟区境外史,以便于能及时检测并治疗。千万不要抱有饶幸心理,随便找个诊所进行退热治疗,这样只会延误病情,不规范治疗最终可能导致死亡。同时提醒广大医务工作者,在遇到发热患者时,除考虑新冠肺炎感染阳性或“二阳”外,也应考虑疟原虫感染,对有出国务工或旅行史的发热患者要开展疟原虫检测,以免耽误患者病情。
![]()
全国多地发现病例!请大家相互转告!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