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脏包、奶茶火锅、冒烟冰激凌、沸腾虾……现在的网红美食店层出不穷,大家为了打卡,都会想方设法的去。但是每个城市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韵味,好比城市里的老字号,他们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兴与衰,也陪伴每个70、80、90、00后的成长。

有时候,越是可口,越是市井的味道越藏在喧嚣城市的街头巷尾,这次我们搜寻了几家隐秘在神木偏僻角落的老字号美食店,分享给爱美食,爱生活的你们,一起来感受浓浓的神木味道。

泡、磨、烙、焖,再拿竹刷把轻轻一撩,丝丝缕缕泛着清香的绿豆粉就做好了。老武家绿豆粉开在这儿已经是第17个年头了。他们家做粉用的都是良心材料,所以,只是短短的站了几分钟,来买粉的人一茬又一茬。自觉扫了钱,自己就上手去拿要的东西,熟稔的好像一直保持着来往的亲戚;还有没带钱的顾客,边说着下回付边往门口走去,老板也不阻拦,气定神闲的表达着对他们的信任。

店里只卖粉糊糊和绿豆粉,卖了十几年都没怎么涨过价,绿豆粉10块一斤,大桶粉糊糊也不超过10块,都是老板和老板娘每天凌晨2点就起来做的,一直到9点多,才做好,但也仅仅只够店里面卖,所以想买的伙伴要早点去,好粉不等人。

和绿豆粉隔着一条小巷子的是老乔软糕,店铺外面的长条桌上摆放着黄澄澄的枣糕,让来来往往的人都不禁多看两眼。

老乔软糕已经开了近20年,从三中底下的小店做起,那边修缮后,搬到了这里,不远,只隔着两条街巷的距离。老板是个很和善的姨姨,每天早早的就得起床做糕,因为是一个人做,所以也做不多,把店里一天的零售量做好就差不多需要3、4个小时。

店里面只卖糕,5块的黄糕,6块的大米糕和枣糕,卖不完的就送食堂。狭小的店铺里堆满了做糕用的各种米袋,“现在大米也涨价了,光这一袋大米就涨了35块”,成本疯涨,姨姨的糕却不能涨,“再高了,就没人吃了”

藏在三小附近小巷子里的老李家干烙已经开了30多年了,从九几年开始,老板就做起了干烙生意,开到现在,算是祖传。最早这家店是在大仙庙附近,后来拆迁了,老板才搬到了这儿,在这里做起来也有6、7年了。

“我们家的干烙连住在附近的老师都说好吃”,正如老板所言,店里面生意很好,只是驻足一会儿,就有好几拨客人光顾。因为只有两个人做,所以他们早上5点就起来和面做干烙了,做到中午12点将将好做够一天的量,有其他订单下午又开始做。

还没出炉就能闻到喷香的干烙味儿,大的卖一块,小的卖8毛,来这儿的很多顾客出去时两手都拎得满满当当。如果你还没光顾过,那我墙裂推荐你去尝尝。

大早上被妈妈从被窝里揪起来,把桌子上放着的江米条、芝麻麻花、芝麻米条、普通麻花、干馍片这些想吃的都泡在豆奶粉里,几大口扒拉完,就能背着书包去上学了。作为一名90后,准确的来说,作为吃了这么多年早点的人来说,麻花、江米条是我最熟悉的早点、零嘴味道!

老街麻花已经开了18年了,只搬过两次位置,但也都是在老街上。老板是河南郑口人,18年前来神木开起了这家麻花店。

店里的麻花、江米条都是老板、老板娘、有时再加上儿子打下手一起做的,几乎每天都能做掉2、3袋面粉,因为是纯手工,做起来很慢,经常一做就是一整天。

“店里只能零售,没办法批发”,除了纯手工做起来慢,要保证质量问题也是老板的坚持。“我们走的是回头客的路线,都是吃了这么多年的老顾客了,味道不对人家一下就吃出来了”,所以即便油价涨的厉害,老板也坚持用好油。这么多年麻花也只涨过1、2块,“成本高,房租也高,所以我们也不雇人,维持得了生活就行”。

提及武二宝,大多数人可能下意识的就会想到邮政大楼对面那家,但是你知道武二宝的原身在哪里吗?

凯歌楼向西直走1、200米就能看到武二宝的原身,光是看店里面整墙的奖项牌匾就能知道这家武二宝的历史悠久,原老板从20多岁开始干,到现在60多岁已经退休了,这家武二宝还稳稳的立在这儿,足以见得神木人对它的情结。一年前现在的老板接手了它,以分店的形式继续经营着。

别看店小,但是现在的老板非常爱干净,把店里的角角落落都打理的非常干净,每个放食物的锅碗瓢盆上都盖着小纱布遮挡灰尘,整间店窗明几净,希望下一个40年还能去这儿咥一碗粉糊糊。

无奖竞答:猜猜这家没有挂招牌的店是哪家?(好像标题上已经给了答案),但是可能也只有吃过的老顾客才能看出到底是哪家。

没错!这就是位于旧神中那条小巷子里的过桥米线!这家店开了有十二、三年了,一开始在巷子外面,后来巷子修缮又搬到了里面,也有3、4年了,位置比较偏僻,一般只有老顾客才能找到。

店面小小的,四周围着墙立了一圈长条桌子,中间是两张桌子拼起来的“社牛专座”(我从来都不敢坐在那里)。开始是两个人共同经营,这两年过来,变成了姨姨一个人在做,因为疫情的影响,加之神中也搬到了后面,店里的生意一下子就冷清下来。

成本年年在增加,姨姨却没怎么涨过价,“成本高没办法,但是我们住在这也没有什么高开支,所以咬咬牙也能承受,不然我涨价了,吃惯了的老顾客又不愿意了,何必呢”。

这里只是神木一小部分老字号,去街上走走就会发现:原来神木的老店这么多,原来从前的回忆不是找不到了,而是藏在了神木的各个小巷子里。

看完我们也不难发现,成本高、利润小、光顾的人越来越少是老字号们或多或少都会遇到的问题,这些藏着我们舌尖记忆的味道,也许真的会在将来的某天消散。所以,趁现在,请珍惜这一口市井生活味道,也许明天也可以从一片黄糕开启美好的一天。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登录智慧神木客户端,分享美好心情
73人点赞
阅读全文  

阅读 32899   评论 62

精选留言
写留言
精彩推荐
打开智慧神木,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提示信息

Ps:啊哦~只能在客户端里面玩哦~

提示信息